中新网银川7月31日电 题:探访古典工艺感受穿越百年的湿版摄影
中新网记者 于晶
在手机都能拍出好照片的年代,为什么还有人重拾“湿版摄影”?7月31日,记者在宁夏银川探访摄影师王云的工作室,感受19世纪的古法摄影魅力。
对于多数人,“湿版摄影”是一个陌生的“历史名词”。“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术,这种摄影技术曾经在**范围内流行了二十年,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摄影的发展。这种工艺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。”王云告诉记者。但在20世纪盒式胶卷摄影、数码技术出现之后,就很少见有人再掌握这项工艺。
王云说,湿版照片并不是**无瑕,它不能调色、不能后期,手工拍摄冲洗也会留下痕迹。但它的魅力在于,可以为顾客拍出*的、真正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。每一张照片都有冲洗时留下的痕迹,都是真实的,没有加工的,它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样子,可能玻璃底片上有灰尘,或者温度不一样,所以,每张照片就是一种生活。
据王云透露,湿版摄影技术对他来说除了镜头,其它一切都可以自己解决,机器可以自己造,片盒可以DIY……不过这些都不是*主要的。该工艺*迷人之处,就是回归摄影本身,关注摄影过程中观察到的东西,关注镜头中不一样的生活,而不是为了盲目追求高端的设备去丢掉摄影的本质,每一次的摄影都是对生活的新一次感悟。
当天,记者在王云的工作室,观看了一次完整的拍摄过程。
“湿版摄影”的*步,是暗房中的准备工作。王云拿出一块12厘米见方的玻璃,用酒精擦拭干净,随后,在一面沾上以火棉胶为主材的溶剂后放进片夹,浸入硝酸银,大约4分钟后取出,放入底片夹。拍摄过程只有一秒,闪光强烈。随即,王云取出底片,立即进入暗房,将照片放入药水中显影、定影。
定影的时候可以走出暗房,在明室内进行定影的过程。定影液撒上后,你会看见影像是逐步出现的,这种感觉非常奇妙,照片先从一个负向,瞬间变成一个正向的照片。*后是后期保护。
拍摄时间并不长,但玻璃片的洁净程度、火棉胶的附着情况、拍摄房间的光线,温度、气压、湿度,甚至显影药水的浓度,都会影响*后的成像情况。每一步都要求细致和耐心,不能出一点差错。
王云说,时至**,在电子及数码影像冲斥之下,湿版火棉胶摄影术的独特艺术性其实更加弥足珍贵,它值得被保留和传承。现如今,他正通过线上线下教授湿版摄影相关课程,让更多的人了解湿版摄影。(完)
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